全面介绍
首页>>旅游超市>>旅游信息>>信息中心>>行业新闻>>游在成都   旅游联盟推荐:四川旅游线路大全·成都旅游线路推荐
游在成都
人气:统计中…   更新时间:2011/4/25  信息编号:177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仁古镇

  古镇地处成都平原西南部,位于美丽的斜江河畔,距大邑县城
13公里,这里风光秀美、民风纯朴。镇上现存的旧式街坊建筑多建于清未民初时期,尤以民国年间刘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建筑最多,风格中西式样结合,庄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 

  古镇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刘氏庄园,全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聚落––建川博物馆


  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中国伟大诗人杜甫的故宅旧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诗政治性、现实性、艺术性都很强,被称为“史诗”。   

  如今的杜甫草堂为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是后人为纪念诗人而修建的一座优美园林,极具文化气息。草堂博物馆内珍藏各种历史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是研究“诗圣”杜甫的珍贵材料,后世把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锦里

  位于武侯祠旁边,是一条长约350米的街市。街上明清时代的建筑比比皆是,浅灰色的青砖堆砌成墙,黛青色的瓦作了顶,栏杆一律漆成红黑色,透着浓浓的古意。这条街上有捏泥人、摆糖画的手艺人,有让人垂涎的各类四川名小吃,有富有浓郁三国特色和川西民俗的店铺、皮灯影、曹营坝、筷子店,还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等,是一条能够充分体现四川民风民俗之独特魅力的街市。

  三国圣地
——武侯祠博物馆

  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是三国历史的重要发生地。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始建于西晋末年,到唐代已具规模,明初与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相并,成为君臣合庙,清康熙十一年(?672年)重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2006年,武侯祠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武侯祠占地面积五十六亩[37000平方米),祠内翠柏森森,是全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也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堂。今存高达12米的刘备墓(惠陵)、47尊蜀汉人物塑像等珍贵文物。尤以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和以文、书、刻号称“三绝”的《汉丞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最为知名。

  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约三十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设的专题性博物馆。

  馆内珍藏着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其中以“太阳神鸟”金箔饰最为精美,其神奇的图案和绝妙的表现手法,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是从未有过的考古发现,  “太阳神鸟”图案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道源胜地
——青城山风景名胜区

  青城山都江堰市区12千米,是海内外闻名的道家名山和避暑胜地,中国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它靠岷山雪峙,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如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石梯千级,曲径通幽。全山以幽静取胜,与剑门之脸,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千年古堰
——都江堰风景名胜区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2200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是大自然给人类留下的宝贵遗产,仅分布在中国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主要是四川西部边缘的高山深谷中。2006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安、甘孜4个市州12个县,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成都所属的都江堰、崇州、邛崃、大邑四市县处于栖息地范围之内,曾经留下大熊猫的踪影。

  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濒危物种之一,被全球拥戴为当今世界的动物巨星、濒危物种保护的代言和象征。如今,全世界现存的野外大熊猫数量不足1000只,大约有80%的大熊猫生活在成都及成都周边地区。 

  成都,是大熊猫的故乡,是大熊猫生存了200多万年的生态家园,在这里,不仅可以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近距离领略大熊猫憨态可掬的表情,还可以从这里出发前往卧龙、雅安等大熊猫栖息地去感受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

  清凉大世界天然大氧吧——人间龙宫九龙沟

  九龙沟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崇州市三郎镇山区,距成都58公里。景区层峦叠嶂,凝幽滴翠,因“九沟九槽九条龙”的神话传说而得名。

  景区素有“人间龙宫”的美誉。沟内水景、石景、峰景魅力无穷。水石相击之声如龙吟,怪石躺卧之仗如龙蟠,奇峰耸立之形如龙腾。“赠宝龙王”、“濯泉龙妃”、“摘桂太子”等奇异景观,都是对“人间龙宫”的生动诠释。沿沟而上,龙门聚瀑、双龙吐水、龙女浣纱、响水沟瀑布等众多瀑布景观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特别是因龙女融积雪而成的九龙飞瀑,宽10余米,高100余米,是成都地区不可多见的大瀑布,游人远远能够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六顶山大小六峰如群龙聚首,并肩而立,主峰海拔2686米,可观云海、日出、月华、佛光以及满山满坡的杜鹃花、千姿百态的迎客松、终年积雪的四姑娘山等瑰丽景色,还可身临绿树葱茏、神秘莫测的半坡玉树琼花的阴阳界奇景,体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无穷韵味;如有缘,还能一睹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的风采。沟外,千年古刹九龙寺,得益于九龙之灵气香火鼎盛;李冰遗泽三郎镇,三郎在此辅助父亲治水之功绩千古传诵。探险、露营、科考、羌藏锅庄篝火晚会,烤羊、烤鸡等各种活动项目应有尽有。

  酷热难耐的夏日,繁茂的原始森林植被和密集的山溪瀑布,使九龙沟夏季平均气温21℃,不愧为清凉大世界和天然大氧吧,是成都近郊最具吸引力的消夏、休闲、度假胜地。

  街子镇古迹简介

  (一)唐求银杏
  此4株古银杏一字排开,距今约1000多年,每株高20余米,苍劲粗壮的树身3人牵手方能合抱。因字库面向银杏这面的石碑上刻有“唐之诗人唐求其产”,据为唐求手植。

  (二)字库
  字库是收存和焚烧字纸的专用设施,沿自古人有“敬惜字纸”之风,“惜字得福”之说。街子字库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六角五级攒尖楼阁式,通高20米,借用佛教塔的基本型制,砖石中空结构。外壁浮雕刻绘《白蛇传》片断和山水花卉。为川西地区仅存的精美字库,彰显出街子人崇文尚雅的精神追求。

  (三)唐公祠
  清道光年间为纪念唐代著名诗人唐求而建,为后人拜谒这位“一瓢诗人”的圣地。殿堂高悬“修到梅花骨亦香”的匾额,门两边有一对联:“大雅名千古,伊人水一方”。门首有道光年间树立的“唐诗人唐求故里”石碑。手执诗瓢的唐求雕像伫立江边,似在吟咏千古流传的诗韵。

  (四)闸子巷民居
  建于清代中期,为结合商贸的典型民居。双层、吊楼、廊沿,朴素简洁。后院三进,六天井,作为居室和贮仓,布局周到合理。它是味江边贸易繁荣的历史见证。

  (五)德荣堂二道门
  六世医门德荣堂是经营川芎的世家,该堂第二道门建于清代晚期。其浮雕装饰既富动感,又寓悠然无争之思想。其立体平面砖石结构,已然受到西方哥特式教堂门的影响。

  (六)八角井
  位于江城古街中段,建于明代,距今约350年历史。井壁自下而上全为等距七边形,共八角,故名“八角井”。井深10米,清冽甘甜,经年不枯,既为场镇居民饮水之用,又备防火之需。

  (七)江城客栈
  建于清代末年,为街子古镇唯一有重檐的建筑。四周封火高墙,带有江南建筑马头墙风格。过厅梁上彩绘太极八卦和十二时辰诸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标识。

  (八)古戏台
  戏台是街子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标志。旧时镇上以戏台演戏最为热闹。建筑采用颇为壮观的九脊顶歇山式屋面,浮雕石壁,吊脚楼柱,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建筑文化和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根基。

  (九)味江码头
  味江自古商贸繁荣,唐代有全剑南道(今四川和重庆)最大的草市,这里的茶叶、川芎由此水运至全国各地。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从这里乘船而下,沿途听到“滩声聒耳”,正是味江当年壮观景象。后来水缩江退,仅余此处码头遗迹,供后人凭吊怀古。

  (十)唐求塑像
  唐求,唐末味江(今街子镇)人,隐居不仕,人称“唐山人”。唐求写诗每有所得,随手写下,捻成纸团,投入葫芦中,未曾示人。至晚年,将诗瓢(瓢,即葫芦)投于味江中漂流而去,且祝愿说:“兹瓢倘不沦没,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因此时人称为“一瓢诗人”。其诗仅存35首,在《全唐诗》自成一卷。

  (十一)御龙桥
  位于龙潭岸边,横跨镇北味江河上,全长60.3米,此桥一架,龙潭无阻,为旧时通往青城外山、青城后山及街子屏障凤栖山的重要通道。清乾隆时初建,可是屡修屡毁,有人感叹道:“龙之所潜,难以图功矣!”然而街子先民不怕龙,不畏难,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再次重修。崇庆州州牧李廷璧有感于街子乡民的精神,为之题名为“御龙桥”。亭为三叠檐牌楼,亭顶塑造的川剧人物、情节栩栩如生。

  (十二)灯盏窝
  此处是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的大本营之一。相传灯盏窝有一盏不灭的“圣灯”,不分昼夜照得农民起义军营房灯火通明。灯盏窝由此得名。至今灯盏窝还残存有灯杆石础的遗迹。

  (十三)古寺
  凤栖山千亩古木之下,翠峰环抱之中,就是千年古刹––光严禅院。光严禅院原名常乐寺,俗称古寺。始建于隋,唐懿宗甲申年(864年)善思和尚重建。

  明清两代,古寺深受皇家恩宠。明太祖朱元璋的幺叔是个和尚,法名“法仁”。曾云游西藏、印度,后辗转到古寺当了主持。蜀献王朱椿知悉后,奏禀明太祖敕赐法仁徽号为“悟空”。悟空禅师圆寂后,其肉身不休,安放于悟空宝塔之中。肉身历经600多年至今保存完好。朱元璋非常敬佩这位削发为僧的幺叔,专为古寺亲题“纯正不曲”四字。明成祖登基后,传说建文帝朱允文曾避难其中。明成祖敕赐古寺“光严禅院”,并赐古寺半副銮驾、两口皇锅,以及龙凤旗、琉璃瓦、《洪武南藏》佛经一部和印度梵文贝叶经《华严经》一部。《洪武南藏》系朱元璋洪武年间敕令所刻之佛门典籍,卷帙浩繁,共7000多卷。刻成后只印了两部,一部存当时的国家藏书秘阁(永乐六年毁于火灾);一部御赐古寺,藏于藏经楼。该藏经是全国现存唯一孤本,堪称旷世绝版,为镇寺之宝。清康熙帝又为古寺亲笔题写“光严禅院”匾额,至今仍悬寺门。盛时古寺僧众达三千余人,时称“十方丛林”。“古寺西川第一天,神今庙古万般全”正是古寺的历史诗赞。

  (十四)街子古镇简介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街子古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五代时名“横渠镇”,后蜀设永康县。历史上几度兴衰,至万历四十二年,昔日繁华的古镇只剩下味江边上的河街子,从此这里便被叫做“街子场”。随着人们亲近自然,寻幽访古的回归,街子这颗深藏的明珠愈加焕发出她迷魅的光彩。

  街子古镇两山相环,二江相抱,山借水光,水借山色,是韵致别具的川西水乡。因水兴商,历来是汉藏交流的重要通道,后有“诸蕃尽食永康茶”的记载,繁荣可见一斑。

  古镇以诗为韵,崇文尚雅,曾引杜甫、陆游、尹昌衡、于右任等历代墨客骚人吟诗作赋,题词留联。更有晚唐“一瓢诗人”唐求生于此,存于斯,留下诗作35首收入《全唐诗》。

  古镇古迹众多,字库石塔、灯盏窝、御龙桥、七仙洞、凤栖山古寺……无不留下几多神奇,几许沧桑。千年古刹光严禅院(古寺)深藏青城三十六峰之一的凤栖山中,留下明帝出家遗踪,深得明清两代皇家恩宠,被称为西川第一天。每年一届的古寺庙会,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家家清泉流,户户兰花香”。一年一度的兰花节延续着街子当年的繁华,秉承了古镇书香流韵的儒雅,街巷民居随处可赏兰草倩影,可闻兰花幽香。

  中华大熊猫野生动物园
——鸡冠山

  鸡冠山风景名胜区,涵盖了鞍子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景区拥有盆周风景区游人可达的最高雪山草甸(海拔3868米,草甸面积4800亩,坡度7%)和第四纪冰川遗迹,拥有龙门山脉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蔚为壮观的瀑布群及漂流河段,拥有川西旅游环线风景区中面积最大、品种最多、最为集中的枫槭林、桂花林、芍药林和高山杜鹃林,加上丰富的动物景观和迷幻的高山天象景观,构成了熊猫生态环境的全方位展示。更为独特的是:鞍子河自然保护区是全国14个大熊猫保护区中大熊猫数量最多、距大都市最近(距成都80公里)的大熊猫保护区,且是卧龙和蜂桶寨两大熊猫种群交流繁衍的关键走廊,是成都大熊猫人工繁育基地的野外放生园,是“中国大熊猫故乡”的精华所在。

  西川第一天
——凤栖山

  凤栖山位于省级历史名镇、驰名全国的“兰花之乡”、唐代著名“一瓢诗人”唐求故里崇州市街子镇境,山幽林秀,百鸟啾啾,如和凤鸣,山中深藏古寺,因留下明代皇帝出家踪迹,曾拥有旷世珍宝《洪武南藏》而有“西川第一天”之誉。景区内拥有千亩古森林和梅花林。森林深处,有唐求骑牛吟诗踪迹,古柏、古楠、古杉、古银杏参天蔽日;梅花寨区,有陆游寄怀咏梅遗香,红梅、乌梅、绿梅、腊梅暗香浮动,着实令人流连忘返,在千枝疏影浮暗香的梅海中,梅花寨欧式风格的寨楼和点式别墅,把寨园装点得别具情调,游人到此如入外域
全面介绍